《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World Cities Report 2022: Envisaging the Future of Cities)于2022年6月29日在卡托维兹举行的世界城市论坛(WUF11)上发布。报告指出,全球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只是暂时被新冠疫情所耽误,全球城镇人口的增长正重回正轨。据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镇人口的占比将从2021年的56%上升至68%。
《2022 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旨在根据当下城市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发展趋势,为城市应对各种冲击,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明确清晰的洞察与建议。报告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使我们能够预测城市全新的变化,及时纠正行动方案,更加清楚城市未来发展的不同场景和可能性。
章节目录
01 城市未来的多样性和愿景
02 城市未来情景:城市化程度
03 贫困和不平等:城市未来挥之不去的特征?
04 韧性城市经济:未来生产力的催化剂
05 确保更绿色的城市未来
06 为未来开展城市规划
07 公共卫生和可持续城市未来
08 为城市未来重新思考城市治理
09 创新与科技:迈向以知识为基础的城市未来
10 建设韧性城市,推动可持续未来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第三章贫困和不平等:城市未来挥之不去的特征?、第四章韧性城市经济:未来生产力的催化剂和第五章确保更绿色的城市未来。
第三章 贫困和不平等:城市未来挥之不去的特征?
城市创造财富,但也集聚着贫困和不平等。从发展中国家拥挤不堪的贫民窟到发达国家的无家可归和赤贫之地,城市贫困和不平等表现为多种形式。在全球不平等现象加剧、某些地区贫困加剧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展望城市的光明未来。如何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是城市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提高所有人的收入并增加广泛的机会,对于实现城市美好未来至关重要。全球发展议程将这一问题置于首要位置,可持续发展目标1呼吁建立一个“消除各个地方一切形式的贫困”的世界。如果不解决城市贫困问题,这一目标将仍然难以实现。
主要发现
城市贫困和不平等仍然是城市面临的最棘手的挑战之一:城市贫困和不平等是高度复杂和多维的挑战,其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缺乏收入。城市贫困和不平等相互交织,使穷人无法享受可持续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城市贫困和不平等的多维性应成为干预措施的核心,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创造包容性和公平的城市未来。
如果各界行动方向不一致,将会加剧城市的贫困和不平等: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在我们的城市中日益普遍。在发展中国家,贫民窟和非正规居住区是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最持久的空间表现。对于生活在贫民窟的数百万人来说,获得基本服务仍然难以实现;因此,阻碍了更好的城市未来的实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贫困和赤贫之地已经根深蒂固,少数群体忍受着边缘化和污名化,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如果不采取果断行动,城市贫困和不平等将成为"地方病"。
新冠导致了新的贫困人口的出现:新冠逆转了多年来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导致了新的贫困人口的出现,即在没有新冠情况下本可以摆脱贫困的贫困人士,以及那些因这场大流行病而陷入贫困的人。2020年,全球新增贫困人口为1.19亿至1.24亿人;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贫困人口已增至1.43亿至1.63亿人。大多数新增贫困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地区;因此,给本已超负荷运转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关键信息
解决城市贫困和不平等是全球的当务之急:当前的新冠大流行提醒我们,除非城市和地方政府采取大胆行动,解决无处不在的城市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否则就无法实现公平的城市未来这一愿景。如果各级不采取紧急和变革性的政策行动,目前的局势只会恶化。每一个渐进式政策选择的长期成本可能并不明确,但每一项决策都可能影响几代人的城市未来。城市领导人的错误决策,可能会以越来越难以扭转的方式,加深贫困,剥夺数百万人的机会,扩大城市差距。
多层面的方法是实现包容性城市未来的关键:在“行动十年”窗口期(2020-2030年)内,城市和地方政府应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同时解决多重空间问题、消除排斥性的社会和经济障碍,采取多层面的方法,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在导致大多数居民陷入贫困的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危机中,狭隘的部门方法已证明是无效的。作为建设可持续城市未来的一部分,以下维度至关重要:空间维度——有权使用土地、住房和基础设施;社会维度——权利与参与;经济维度——人人享有机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以使数百万人摆脱贫困,创造更为公平、更具包容性的城市未来。
政府必须将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扩展到服务匮乏的社区:投资基础设施和服务并将基础设施和服务扩展到贫困的城市社区,是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一个关键政策杠杆。对于贫困的城市居民来说,能否获得水和卫生设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针对弱势和贫困地区,提高质量、覆盖范围和可负担性,应成为政策优先事项。如果这些变革性措施得以实施,就可以改变当前的负面趋势,并推动实现公平、包容性、具有复原力的城市未来的行动。
支持非正规就业对于建设包容性城市未来至关重要:非正规是城市化的现实,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展望未来,城市不可继续将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排斥在城市工作的所有领域之外。城市和地方政府应该承认非正规从业人员的合法贡献,停止对其滋扰和惩罚,并保障非正规从业人员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法律认可、经济和社会权利、获得基本服务和在决策中享有更好的代表性。如果城市的非正规部门从业人员永远被排除在城市发展进程之外,城市将无法拥有光明的城市未来。
性别变革性方法对于建设包容性城市未来至关重要:展望未来,城市和地方政府应优先考虑与弱势城市人口共同制定的包容性和性别变革性对策。城市应侧重于制定包容性城市治理流程,通过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使用当地知识,提高对多种风险的变革性复原力。城市领导人应该整合基层、民间团体和私营部门的力量,建立地方联盟,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共同设计解决方案,解决城市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第四章 韧性城市经济:未来生产力的催化剂
城市经济是城市未来的组成部分。鉴于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许多国家的未来将取决于其城市地区的生产力。人们最初聚集在更密集的人类居住区,目的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情况不停演变发展。如今的城市经济是与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紧密相连的复杂系统,外国实体可以拥有你隔壁的房产,远方发生的事件可以影响当地商品的价格。城市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智慧,懂得如何定位其经济,在实现所有居民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并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主要发现
在规划其经济未来时,城市不能忽视官方以外的经济部门。认可和支持非官方部门对城市未来提升经济韧性和生产力至关重要,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鉴于非官方部门的贡献,城市应采取包容和公平的变革性城市经济议程。应对城市规划、治理和国际发展的方法进行改革,使其尽量满足非官方部门从业者的工作需求。应当有必要的支持机制,提供如资金(和危机期间的救济)、市场和基础设施支持,以提高非官方经济从业人员抵御冲击的韧性,巩固对他们对富有生产力的城市未来的贡献。
如果不缩小城乡连续体基础设施的差距,未来经济增长和韧性提升将无法持续:建设具有韧性的城市经济和繁荣的城市未来,城市和地方政府应优先考虑投资基础设施,尤其要向服务匮乏的社区投资,例如贫民窟、非居住区以及边缘化社区,这些社区在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方面首当其冲;此外,还应投资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系统,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赋能城市的生产力。
在有效的治理结构支持下,可持续城市和国土空间规划对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和城市未来生产力至关重要:在发展中国家,应更加注重加强制度建立能力,以便能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在优化和获得集聚经济效益方面,规划和管理良好的城市表现更好。如果城市继续以脱节和碎片化的方式增长,那么就会错过利用规模经济和城市集聚的机会。
富有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城市财政是根本:城市必须通过调动可持续、创新和具有弹性的收入来源来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新冠大流行表明,过度依赖财产税等传统收入来源,可能会对城市的财政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收入调动应以制度改革为后盾,赋予城市足够的财政自主权,试验新的融资工具,如土地价值获取和市政债券,并为城市提供杠杆,根据其经济基础改革税收制度。这些创新的融资工具(特别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时)可以作为重要的杠杆,促进具有经济影响力的资本投资,为市民、企业和整个城市创造长期价值;从而为具有韧性和富有生产力的城市未来做出贡献。
关键信息
经济多样化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和城市未来生产力的重要支柱:《新城市议程》鼓励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经济多样化,通过高附加值部门、技术创新和创造高质量、体面和高产的就业机会,逐步向支持更高生产力过渡。为了抵御未来的冲击和压力,城市应利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实现经济多样化。城市经济的多样化应得到有针对性的投资和战略的支持,将生产结构转向新的增长来源。如果城市经济不能实现多样化,城市将非常容易受到未来冲击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地区和严重依赖单一产业(例如,旅游业、制造业或自然资源开采)的城市。
城市应将循环经济作为追求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新路径:《新城市议程》提倡采取循环经济政策,推动消费和生产摆脱不可持续的模式。放眼未来,城市必须促进韧性经济的绿色复苏。采用循环经济可能会创造更多体面和高产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都是城市生产力的催化剂。
今天必须采取措施实现均衡和综合的城市和国土空间经济发展,以避免明天的倾斜发展。根据《新城市议程》关于城市和国土空间平衡发展的呼吁,城市和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确保各国土空间的经济增长实现公平。全面落实国家城市政策是当务之急。其它措施可能包括对落后的次级和中级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投资。此举将提高次级城市的竞争力,使其经济朝着可持续增长的方向发展,增强其应对未来冲击的韧性。
职场正在加快转型,这要求不断发展人才和技能,以实现城市的经济复原力,让未来富有成效:城市应专注于投资人的能力发展,以培养他们符合快速转型和新兴城市经济的技能和能力。发展人力资本的技能和人才,对于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的城市增长至关重要,因为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8,即促进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保持一致。新的城市经济需要对工人进行再培训,以适应技术变革,因为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是确保城市经济具有韧性和城市未来富有生产力的先决条件。
第五章 确保更绿色的城市未来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主导未来情景。极端天气和包括洪水、热浪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增加将对城市地区造成最严重的影响,因此适应气候变化成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城市地区的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大部分。因此,必须尽快,切实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过渡。城市可以采取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各类措施,发挥自己的作用。
主要发现
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过渡,城市需更具野心不要困于政策:人们对采用净零政策促进地方级可持续发展的兴趣越来越大,但当前的净零政策存在缺陷,包括过度依赖落后技术,这些技术忽视了当地资源,而且在国家行动方案中缺乏对地方治理措施的整合。此外,在定义城市未来时,国家缺乏想象力,对实现净零目标缺乏野心,国家缺乏想象力。
气候变化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双重危机威胁着城市的未来:气候影响和其他环境危机与驱动城市不平等的因素相互作用,削弱了人们预测影响、做出反应和从中恢复的能力。应对未来风险——包括环境风险——已成为地方政府和其他城市参与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引发了不同的反应。
实现城市绿色未来的包容性空间对于可持续性转型而言至关重要:在许多情况下,重要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项目是以牺牲城市地区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和脆弱性。转型和韧性建设议程强调需要将社会和环境正义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的政策重点相结合。全球和地方伙伴关系之间的互动将进一步扩大包容范围。此外,在地方层面,通过集体行动推动实现低碳,提升城市韧性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世界正在失去利用后疫情背景作为促进投资以实现向净零碳排放转型的机会:尽管新冠大流行是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重大阻碍,但它为实现可持续性的变革提供了可能。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调动复苏资金以提高环境可持续性,然而这扇机会之窗正在迅速关闭。碳排放量将再次飙升,灭绝危机将有增无减。
城市转型中如果缺乏公正,将无法确保更绿色的未来:除提高能源和交通等部门资源效率的新技术可能性外,城市政策还必须了解非正规主体如何为众多城市居民提供服务。例如,那些非正规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营运主体,他们为大量的弱势社区提供服务。公正的转型,意味着需要将他们的需求与技术改进结合起来。城市规划必须具有包容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满足服务于城市贫民的非正规主体的需求。
关键信息
各级决策者必须承认并支持城市在净零转型中的作用:除国家层面的行动外,实现净零还取决于地方和城市层面的行动。因此,需要制定政策来支持地方层面的行动,以限制碳排放或降低脆弱性。此外,国家层面的现行文书需要与当地优先事项保持一致。至少,各级治理之间应该相互协调,以确保国家级政策的设计方式不会限制多方参与,限制地方试行。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必须成为可持续城市未来包容性规划过程的一部分:顺应自然的城市规划、城市治理和城市设计方法正在彻底改变人们当前对城市和城市服务的思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地方行动不能忽视这一趋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机会,可以针对城市环境挑战制定广泛的应对措施,利用自然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许多应对措施可以整合到城市规划中,而且通常成本低。
情景分析等面向未来的思考需要各方参与,确保听到不同的声音,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实现更绿色的城市未来:建立净零情景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涉及较长的时间框架以及对技术、社会变化的详细推测,还需要跨部门、跨流程的推断。确保在此情景构建方法中,听到不同的声音,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技术官僚主义等情景的感知,限制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消除对社会和政治动态的简化假设。
各级政府和机构可以通过充分挖掘跨国网络和社会运动等国际伙伴关系的潜力,来实现更绿色的城市未来:例如,社会运动是气候和生物多样性行动的新希望点,因为新一代(在老一代的支持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不能一切照旧。社会运动可以促进创新和向净零转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正式居住区和各种社区团体可以推进创新和可行的应对措施。尤其是,新冠大流行表明,地方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利于团结和复原,主要体现在投资发展地方和地区政府的伙伴关系方面。
支持环境决策中各种形式的知识,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今天,知识的等级制度依然存在,其中某些形式的知识始终被视为高于其他形式。地方政府和地方机构可以支持各种形式的知识——包括本土知识、地方知识和传统知识——以响应全球需求并承认其特殊性。这也需要将弱势群体重新定义,让他们从被动受害者变为积极的城市变革推动者(符合“nothing for us,without us”的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