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律服务
掌握各国法律特点 稳步推进对外承包
时间:2018-11-29 10:43:13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作者:中国贸易报社 中国贸易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有数据统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对外承包工程累计总量达到517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各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

        按照业界法律人士的观点,对外承包工程属于国际事务,一方面表现在合同当事人属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法人。另一方面,则是承包人须在外国履行其全部或大部分合同义务,即合同的履行地是在承包人所属国以外的其它国家或地区,故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此外,对外承包工程还具有合同标的通常很大、牵扯更多资金、常常需要各种银行担保、履约期限较长等特点。种种环节都加大了其风险。

        “法律风险是这类企业普遍面对的。”据一位央企从事法务工作的人员透露,由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法律制度很多都不完善,与这些国家进行相关投资、贸易活动本身就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基于多年实践,我国企业对东道国法律的熟悉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等,法学界研究也多集中于此。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度很低,且极不成体系。对于这一区域的国际仲裁、法律纠纷的解决就更加鲜有涉足。”这位工作人员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对外承包如何推进?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任何国家的企业在走出去时都经过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这需要时间、积累经验,但也应该通过有效方式去防范风险。”德国律师彼得·盖尔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可以通过所在行业的商会定期交流相关经验,这种方法比较应急,也往往十分有效。商会和有关法律界人士应及时汇集这些共性疑问,进行实际的调研,并及时和企业分享其成果。

        “从未知,到略知,再到熟知,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彼得·盖尔同时也指出,从一些国家的经验来看,与一国贸易互通的加强能够推进在该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落地。因此,对于对外承包商来讲,前期不妨从贸易合作开始,即通过与中亚、西亚等国家进行密切的经贸往来,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从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海关合作、检验检疫、质量标准认证等方面着手,通过开展广泛的合作,能有效了解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进而再去开展一定规模的承包工程。

        业界人士也指出,从各国法律制度特点出发去规划在该国的工程承包十分必要。例如,英美法系国家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更是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不对工程承包的当事人采用何种工程合同版本作明确规定。与之不同的是,有些国家则从标准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吸收了不少原则和内容。在税法方面,东道国是否属于WTO成员国,将对关税税率的多少产生影响,这对需要进口设备和相关物资的承包商十分关键,尤其承包项目是特殊行业的则更要考虑周全,如核电站等。

        “在劳工法方面,各国也不尽相同,同时也是承包商必须要关注的。比如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工保护法律制度较健全,赋予了工会很多权利,对工人的权益保护要特别注意。还有一些国家则要更多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此外,有些国家还对聘用本地劳工做出了一定要求。”彼得·盖尔表示,有些国家政局变动对包括劳工、税务等法律方面的规定也影响较大,企业在进行对外承包工程时要额外注意。

 
上一篇:反垄断法施行十年 垄断民事案件年增35%
下一篇:商标使用不当 风险暗藏其中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412室 邮编:100835 电话:010-58934801 传真:010-58934801
京ICP备1301471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011号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