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议展览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
时间:2021-09-17 10:49:22  来源:本网  作者:管理员

9月15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创中心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向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等出席发布会,介绍论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经过多年发展,它已成为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和国际化的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向中关村论坛发了贺信。贺信指出,举办中关村论坛,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要指示,为中关村论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国家层面专门成立了中关村论坛组委会和执委会,分别由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担任组委会主任和执委会主任。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为中关村论坛的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水平提供了保障。

2021年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4日-28日在北京举行。中关村论坛的永久主题是“创新与发展”,本届的年度主题是“智慧·健康·碳中和”。今年的论坛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推动中关村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萌在会上介绍,今年,科技部和北京市以及其他相关主办单位,共同策划了一系列的平行论坛、展览会、成果发布会、前沿赛事等活动。今年论坛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四个提升”。
“一条主线”,即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中关村论坛,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论坛的主题确立、板块设置、活动安排和嘉宾话题,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智慧·健康·碳中和”这一年度主题意义重大,它体现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全球的高度共识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它具有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因为讨论的问题是科技的前沿问题,是全球的共识问题,是我们国家的战略问题。
“四个提升”,即聚焦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和平台化,全面提升论坛规格和影响力。
  • 一是国际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科学理事会、欧洲专利局、盖茨基金会以及《自然》《科学》期刊,将通过发表致辞和合作举办平行论坛的方式参与中关村论坛。数百位外国科技部长、科学院院长,以及重要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负责人将线上参会。

  • 二是高端化。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等全球顶级科学家,知名科研组织代表,还有全球知名的企业家和投资人齐聚论坛,共同探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一批尖端技术、前沿产品、权威报告,还有重磅发布,都将在论坛上依次亮相。

  • 三是专业化。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重大传染病防控这些热点问题,邀请剑桥大学、耶鲁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学术机构的顶尖学者进行交流,开展专业、前沿和深度的探讨。

  • 四是平台化。论坛围绕科学、技术、产品、市场,发挥学术研讨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的重要作用,促进学术交流,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布会上,靳伟表示,在论坛组委会的领导下,在各个单位的广泛支持下,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准备就绪。

论坛基本情况

2021中关村论坛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年度主题,将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9月24日开幕,会期5天,重点围绕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前沿大赛、技术交易、配套活动等6大板块,设置各类活动60场,同时举办贯穿全年的常态化系列活动。

一是重要活动。9月24日晚上8点举办论坛的开幕式,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使节、全球知名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前,国家领导人还要巡馆。

二是会议论坛。9月25日上午9点举行论坛全体大会,颁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有关奖项,邀请中外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同时,围绕科技前沿和热点议题,举办25场平行论坛。

三是展览展示。举办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设置综合馆等5个场馆,500余家中外企业将展示最新成果。

四是成果发布。论坛期间将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等一批重大创新研究成果。

五是前沿大赛。组织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聚焦医药健康等12个硬科技领域,报名参赛的项目达960余个,其中国际参赛队伍数量占到了30%。

六是技术交易。举办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包括新技术新产品首发推介等15场活动,汇聚50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七是配套活动。举办中关村创新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专场活动,促进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深化交流、增进了解、互惠合作。

八是疫情防控。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的举办模式,组委会专门成立了疫情防控组,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下一步将根据国内外疫情的变化,完善防控策略,确保实现“零感染”。

论坛亮点特色

  • 一是论坛定位进一步提升,突出高端化。历经14年发展,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全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北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首善标准,着力把中关村论坛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一方面论坛规格全面升级,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论坛坚持“四个面向”,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把论坛主题聚焦于“智慧·健康·碳中和”,精心组织策划会展活动,全景式、立体化、多角度展示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发现和挖掘一批颠覆性技术,为推动世界科技创新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 二是论坛影响进一步扩大,突出国际化。论坛邀请的嘉宾既有外国政要,也有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院士专家等顶尖科学家,还有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全球40余个国家及地区近400位外籍嘉宾参与并演讲。论坛将致力于搭建政企研交流合作的专业化平台,期待与会嘉宾深入交流研讨、分享经验、增进共识,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成果。

  • 三是论坛成果进一步落地,突出实效性。坚持常态化办会,已经举办了生命科技创新论坛等17场活动,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面向青年创业者、面向中小微初创企业、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推出技术发布、资本对接、项目路演、集中签约、洽谈交流等系列活动。论坛将开展全年全方位贴心服务,实现“一次参展、全年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关村论坛。

李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科技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对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支持。
  • 一是支持北京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包括组建国家实验室,牵头建设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在“十三五”期间,支持在京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为“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重大科技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凝聚了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 二是支持北京聚焦优势领域,塑造先发优势。在北京设立了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示范区、国家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支持建设了2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约占全国50家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的一半。科技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两个行动计划,力图打造高精尖产业发展双引擎,引领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

  • 三是与北京市共同设立了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探索科技金融结合的新路径,力争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北京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扩大科研自主权“绿色通道”绩效评价、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科技部还与北京市共同研究推出新一轮的中关村改革措施,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技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

  • 四是大力支持北京科技“抗疫”。疫情发生以来,科技部和北京市建立了协同机制,支持在京单位牵头国家级疫情科研应急项目约78项、近4亿元。支持北京在疫苗、诊断试剂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已经应用到“抗疫”活动中。在此基础上,科技部还和北京市进一步完善部市协同攻关机制,开展疫苗和药物领域的研发布局和能力建设。

  • 五是支持北京开放创新。主要是支持在京单位建设中国-古巴分子免疫学和中国-意大利先进制造两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北京高校,围绕脑科学和微纳电子等前沿领域,建设了一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面向“十四五”,科技部还会同21个部门共同制定实施了《“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科技部将会同各方面落实好这个战略行动计划的部署,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率先打造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支点。

 
靳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近年来,北京积极地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加强科技创新布局,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关村论坛也成为向世界展示科技创新成就、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 一是充分展现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成效。近年来,北京积极筹建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了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涌现出一大批原创性成果。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将举办平行论坛,邀请全球顶级专家开展深度交流,并发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 二是充分展现“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新成效。近年来,北京统筹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主要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标志性聚集区。怀柔科学城重点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运行,持续完善优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未来科学城主要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推动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承接三大科学城重大项目落地。在本届论坛上,将全面展示这些建设成效。

  • 三是充分展现高精尖产业发展新成效。近年来,我们先后发布和实施了高精尖产业“10+3”政策、高精尖产业规划等重大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了2.9万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到了GDP的1/4。本届论坛将集中展示一批“高精尖”项目,首发新技术新产品200余项,并举办多场推介活动。

  • 四是充分展现构建全球创新创业生态新成效。近年来,北京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例,发布实施了“科创30条”等重大政策,全市的创新创业生态出现了积极变化。今年,全球知名的创业研究机构发布《全球创业生态指数2021》显示,北京首次晋升全球最佳城市TOP3。未来北京将持续开展先行先试的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黄向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参与主办中关村论坛是中科院参与“十四五”时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科院聚焦本次论坛主题中“碳中和”和“健康”两个主题,将主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第四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暨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2021年年会。同时,与科技部、北京市共同主办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发布一项重大成果,推荐相关项目参与技术交易大会和前沿科技大赛。

中科院一直高度重视双碳的工作,并部署了由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张涛和高鸿钧牵头的“碳中和”重大咨询项目,组织了近100位院士专家开展了咨询研究,将在这次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介绍阶段性研究进展。此外,来自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开展研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咨询和相关工作支撑。

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暨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年会,由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同发起。在这个平台上,与会专家讲分享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探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共享机制,谋划国际大科学计划合作,提升我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影响力。在研讨会上,来自于国内外相关机构负责人,将围绕“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开展交流。

在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中科院和科技部、北京市通力合作,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新冠疫苗研发开展研讨,积极探索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科学解决方案,推动疫苗的研发合作。

郑浩峻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科协以及所属全国学会与很多国际学术组织都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在今年的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达亚·瑞迪将应邀致辞,还有一些国际学术组织也将在线上参加论坛开幕式。在开源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中国科协邀请了Linux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Infra基金会、清华伯克利-帕特森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等开源基金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参加论坛,并且还邀请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开源领域专家进行深度交流。

为了促进国际技术交易合作,支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还发挥国际联络优势,发起成立了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得到了103个国内外技术交易机构成员单位的支持。今年,联盟将拓展国内外合作伙伴,吸纳优秀国际资源,力争扩大联盟成员达到2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家国际机构。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联盟工作机制,举办国际理事会议,充分发挥联盟秘书处作用,增进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汇聚,建立有效机制,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其他创新创业聚集区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上一篇:关于举办“中关村论坛·全球未来城市发展论坛”的通知
下一篇:2020年迪拜世博会即将开幕 “华夏之光”中国馆将精彩亮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412室 邮编:100835 电话:010-58934801 传真:010-58934801
京ICP备1301471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011号

微信公众平台